首页 两轮车 三轮车 汽车 头条 报价 推荐 资讯 焦点 品牌 技术
首页 >  资讯 > 

司马南幕后团队浮出水面,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?-天天日报

2023-01-20 21:54:45 来源:区块前沿科技

司马南


(资料图)

从联想到阿里,从莫言到张文宏,司马南通过批判一个又一个名人之后,在网络上的热度迅速增长,全网粉丝数量也超过5000万人。很多人惊叹于司马南知识面的宽广,无论是技术领域、财务领域、文学领域还是医学领域,似乎司马南全部都能够侃侃而谈。但在仔细分析司马南的内容之后,其背后的团队却逐渐浮出水面。

司马南:《为什么有些病总不去根》

以他在《为什么有些病总不去根》这篇内容中,司马南通过将“资本”和一些疾病总不去根反复发作联系起来,收获了大量的点击和关注,全网阅读量超过上千万,时至今日这篇内容依然可以被所有人看到,也正是这一篇文章暴露了司马南背后的团队。

为了避免断章取义,先把司马南的所有内容全部文字化出来:

不知道您想过一个问题没有,为什么有的病总是不去根啊?糖尿病、高血压、癌症病人,还有很多很多病,都需要服药。有病需要服药正常,老病常年服药也正常。但是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,真的很正常吗?

我本来对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想法,但是刚才我的一个朋友王教授给我发了一个东西,瑞德西韦生产的吉利德,你知道不?我说什么吉利德,不知道啊。治疗丙肝的药物啊,一看你就没得过丙肝,得过丙肝就吃这个,这个药疗效特好。我说你要说什么直接说。他说瑞德西韦生产的吉利德,就是因为药效太好,彻底消灭了丙肝。病没了,丙肝消灭了,所以导致现在这家企业无钱可赚,股价常年低迷。

而那些病治着好一点,好一点反弹,然后再治再反弹,常年服用药物的那些药厂,人家股价常年飘红。所以快速的,甚至一次性的治愈患者的这个商业模式对于药企来说,不利于药企获得长期利润。让病人终身服用,才是药物开发的最高法则,才能为医药集团带来高额利润。

我一听我觉得,哎哟深刻呀!高盛公司有个报告,内部报告,不知道怎么着,他捅出来了。这个报告说,死不了,终身服用,这是西方跨国药业集团资本研发的最高法则。这位王教授还给我悄悄的说,你别出去乱讲,据说有的个别中医也玩这个。治好了,治到80%给你往回治,指标起来了,对不起再加点钱,还得来几剂猛药,跟你玩这个。

我记得隔壁王奶奶很多年以前就讲过,说她小时候村里边的人治疖子,这疖子呀,不能给他一次去根,去根之后,村医就挣不着钱了,得给他治一半留一半,留点根,长出来之后再接着治。原来村医很早就具有了美国跨国药业集团这种营销战略。那读什么EMBA呀,直接跟村医学不就完了吗?害人的骗人的赚钱的模式都是一样。生财有道,君子爱财取之有道,这些跨国的药业集团看起来良心大大的坏了。我是司马南,感谢关注、点赞、收藏。

吉利德

这篇文章的内容可以说漏洞百出。先说第一个问题“瑞德西韦生产的吉利德”就是一个一眼就能看见的基础错误。“瑞德西韦”是一种药物,“吉利德”(GILEAD)是一家市值1048亿美元的全球顶级医药科技巨头。哪怕只要司马南在使用背后 团队 提供的文案之前经过最基本的调查,哪怕用百度进行搜索,也会发现这个基本常识性质的错误。

这是“索非布韦”而不是“瑞德西韦”

第二“瑞德西韦”(Remdesivir)作为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,并不是一种治疗丙肝的药物,也并没有彻底治疗丙肝。瑞德西韦”通过作用于依赖RNA的RNA合成酶(RdRp)来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,因此可以被用在包括冠状病毒、丙肝病毒、HIV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等等。

瑞德西韦

更令人啼笑皆非的则是司马南一边按照文案读着“瑞德西韦”(Remdesivir),但是视频内容中的配图却是真正的丙肝治疗药物“索非布韦”(Sovaldi)。如果司马南背后的团队能够更细心一些校对文案内容,或者司马南有着基本的医学相关知识,或者对文案和视频进行基本的确认,那么也会发现“索非布韦”(Sovaldi)和“瑞德西韦”(Remdesivir)的基本区别。

司马南声称“彻底消灭丙肝”

然后下一个基本常识级别的错误则是 丙肝时至今日根本没有被彻底治愈 。目前国内丙肝患者尚有1000万人,同时依然以每年20万例的速度在增加,在全球范围内丙肝患者人数更是高达1.85亿。所谓的“彻底消灭丙肝”根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。

吉利德发展

然后“ 所以导致现在这家企业无钱可赚,股价常年低迷 ”更是无稽之谈。从最初的0.7美元到如今的83.62美元,涨幅高达119倍,也是全球最赚钱的医药企业之一。高昂的利润使得吉利德可以持续在研发领域投入资金,其52.26亿美元的研发投入在全球医药企业中排名第十二。

高盛集团

然后司马南又杜撰出一个“ 高盛公司有个内部报告 ”,内部报告的内容是“ 死不了,终身服用,这是西方跨国药业集团资本研发的最高法则 ”。杀伤力如此巨大的内部报告,不知道司马南为什么不曝光出来。要知道包括高盛在内的投行虽然是资本,但是也需要遵守基本的游戏规则。如果曝光出来高盛存在这种明显的道德瑕疵,那么我们暂且不说,其他国家患病服药者难道不会起诉高盛?

要知道海外是有“消费者集体诉讼”制度的,在历史上梯瓦制药(TEVA)以230亿美元巨资结束发生在美国各州和地方的药物相关诉讼;默克以支付48.5亿美元来解决Vioxx引发的相关诉讼;利洁时(RBGLY)因为医生收受回扣被重罚14亿美元;赛宝松(Suboxone)因Suboxone薄膜的健康效益上存在误导医生的现象导致过度处方被重罚14亿美元;强生和拜耳因为拜瑞妥赔付7.75亿美元;其他如艾尔建、爱可泰隆、普渡制药、葛兰素史克、辉瑞、诺华、雅培、艾伯维、赛诺菲等企业也纷纷支付过上亿美元的罚款。

梯瓦制药被处以230亿美元罚款

司马南如果手中握有高盛流出的“ 死不了,终身服用,这是西方跨国药业集团资本研发的最高法则 ”的明确证据,那么完全可以公开出来,看看这些企业将遭到多大的舆论压力和罚款。唯一的问题是——他拿得出来吗?

利用上面这些荒谬的论据,最终司马南得出了一个“ 那读什么EMBA呀,直接跟村医学不就完了吗 ”的可笑结论,同时还攻击了国内外的医药企业,完全无视了无数医药企业每年上百亿美元的研发投入。

药企研发投入

科技的进步需要无数科研工作者和医药企业的努力去完成,从历史上来看,青霉素、阿司匹林、氯丙嗪、奥美拉唑等药物的出现都极大地推动了医药科学的发展,也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如今这些贡献却被司马南以“资本”为名轻松抹消殆尽,并被扣上了一个“ 死不了,终身服用,这是西方跨国药业集团资本研发的最高法则 ”。这是对医药科学的侮辱,也是对人性的侮辱。

司马南

这样一个背后拥有团队,发布的内容一真九假漏洞百出,得出的结论南辕北辙荒诞不羁,结果下面却是一片追捧之声以及超过千万的点击量。司马南利用错误的内容和煽动的话语摄取流量成为了网络红人,自己也赚得盆满钵满;最后留给所有人一个充满戾气和攻击的网络环境,理性讨论越来越远,学术探讨被人身攻击所取代。

更为细思极恐的则是这样一个漏洞百出的文案,司马南究竟是真的没有发现,还是即使发现了也故意用错误的论据来误导受众?文案究竟是谁提供给司马南的?究竟是有部分文案还是全部文案都是由司马南背后团队完成的?提供这些文案的目的究竟是什么?在攻击了联想、阿里、马云、莫言等人之后,下一个目标又将是谁?司马南是不是只是一个“传声筒”?

当如此多的人崇拜一个“传声筒”的时候,最后谁赢了?谁输了?

关键词: 漏洞百出 浮出水面

下一篇:
上一篇:

相关新闻